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土高原白草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作者姓名:林国伟  李志  李晨曦  向伟  林雪青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环境同位素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循环机制研究”(511791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452015105)
摘    要:[目的]对黄土高原白草塬土壤水分特征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为该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测定并分析白草塬6种利用方式下0—10m的土壤水分,并基于土壤储水量、水分亏缺量及干燥化指数等指标评价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6种土地利用方式0—10m平均含水量表现为:农地荒草地苜蓿地杏林地杏林柠条间作地杏林苜蓿间作地。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深度不同,苜蓿地与荒草地的影响集中在0—5m,而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向深层推进甚至可贯穿整个剖面。0—5m除农地外皆有重度土壤干燥化现象;5—10m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干燥化程度较农地、荒草地和苜蓿地严重。[结论]农地转变为包含杏树的利用方式后对土壤深层水分有显著的影响,造成土壤水分储水量减少和干燥化现象严重。

关 键 词: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变化  深剖面  黄土塬区
收稿时间:2016-08-31
修稿时间:2016-09-0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