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潜力与产量差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刘保花  陈新平  崔振岭  孟庆锋  赵明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150402)资助
摘    要:产量潜力和产量差的研究对揭示未来粮食增产潜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总结近年发表的64篇经典文献,本文总结了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的研究进展,并对定量产量潜力和产量差的4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1)当前全世界小麦、水稻、玉米的平均产量潜力分别为6.7 t-hm-2、8.1 t-hm-2、11.2 t-hm-2,农户产量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60%、60%、53%。2)模型模拟是目前定量评估产量潜力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综合使用模型模拟和高产纪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产量潜力结果会更加可靠;试验产量和高产农户产量一般会低于模型模拟产量潜力,对探索农户短期内增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3)优化栽培管理措施比如应用土壤-作物综合管理系统等方法是缩小产量差的有效途径。因此,当前三大粮食作物具有较大增产潜力,如何有效缩小产量差、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安全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 键 词:粮食作物 产量潜力 产量差 增产空间 增产途径 定量方法 模型模拟
收稿时间:2014-09-27
修稿时间:2015-02-0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