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李华伟 陈欢 赵竹 乔玉强 杜世州 曹承富 |
| |
作者单位: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弱光和渍水双重胁迫调控小麦籽粒淀粉粒形成的生理机制(1208085MC35);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小麦茎鞘内果聚糖代谢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BS2013NY0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精确栽培关键技术研究(2011BAD16B06)。 |
| |
摘 要: | 为给高产小麦抗倒防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高产、高杆、抗倒性差品种烟农1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壮丰安、稀效唑、国光矮丰和爱久收)以及传统的镇压措施对小麦最终产量、茎秆形态结构和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和225×104 ha-1的基本苗相比,270×104 ha-1的基本苗植株高度增加,且籽粒产量、茎节粗度、茎秆充实度和抗倒伏指数降低;返青期喷施壮丰安、烯效唑和国光矮丰或者人工镇压都可降低小麦基部节间的长度,增加其粗度和充实度;拔节期喷施爱久收可缩短小麦穗下节间长度、增加其粗度和充实度,最终各调控措施下小麦茎秆重心高度降低,抗倒指数增加,尤其在较高基本苗条件下;喷施壮丰安和爱久收降低了小麦最终植株高度;喷施烯效唑和爱久收提高了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国光矮丰和镇压措施对最终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壮丰安降低了低密度群体小麦千粒重和产量。
|
关 键 词: | 石羊河流域 石羊河流域 气候变化 春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
收稿时间: | 2014-08-08 |
修稿时间: | 2015-01-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