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春小麦品种“和尚头”的抗旱生理机制及评价
引用本文:杨倩,王海庆,陈志国,刘德梅.春小麦品种“和尚头”的抗旱生理机制及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35(4):243-248.
作者姓名:杨倩  王海庆  陈志国  刘德梅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10008;中国科学院高原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青海 西宁 810008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分子设计与培育——西北高产抗病分子设计育种”(XDA08030106-2);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抗病、优质、高产春小麦青麦1号等品种示范推广”(2014-NS-511)
摘    要:为探讨旱地春小麦"和尚头"的抗旱生理机制,以西北地区各生态区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高原448作对照,采用20%PEG-6000模拟渗透胁迫,研究幼苗叶片含水量、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差异显著(P0.05)。"和尚头"表现出相对高的叶片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低的细胞膜损伤率和丙二醛含量,生理响应指标优于宁春4号和高原448。干旱胁迫48 h"和尚头"叶片含水量和脯氨酸含量分别为72.06%±0.41%和37.06±2.35μg·g-1,显著高于对照品种(P0.05);丙二醛含量为46.12±1.20μmol·g-1,显著低于对照品种(P0.05);电导率为70.11%±1.69%,显著低于对照品种高原448(P0.05),与宁春4号差异不显著(P0.05)。春小麦各生理响应指标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通过聚类分析实现了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春小麦品种生理响应间差异。综合评价品种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和尚头"宁春4号高原448。

关 键 词:春小麦  抗旱生理  抗旱性评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