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尕海湿地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碳矿化特征研究
作者姓名:孔同伟  马维伟  宋元君  朱正青  梁鹏飞  李燕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青年导师资金资助项目(GAU-QNDS-201713);甘肃省GEF/OP12三期专题研究(GS-GEF/OP1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61022;31260155);甘肃农业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201810733003)。
摘    要:以甘肃省甘南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内的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及重度退化的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应用室内矿化培养实验,分析了植被退化过程中土壤在不同土层(0~10、10~20、20~40 cm)中的有机碳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植被退化程度、培养时长、温度高低和土层深度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显著影响。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未退化[475.74 CO2/(mgC/g)]重度退化[329.302 CO2/mgC/g)]轻度退化[291.50 CO2/(mgC/g)]中度退化[253.11 CO2/mgC/g)]。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变长而降低,且平均在2~6 d下降速度较快,平均在13 d左右后下降速度平缓,基本保持不变。按照CO2-C释放速率变化程度,将矿化曲线划分为快速矿化(平均约12 d)、缓慢矿化(平均约26 d)和平衡矿化三个阶段,其中快速矿化阶段主要为活性碳矿化。双库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的拟合植被退化中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不同退化程度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浅层和未退化土壤矿化能力较强,对难分解有机碳库的利用程度较高,可以有效促进碳循环,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在研究全球碳循环时应给予重视。

关 键 词:土壤有机碳矿化  植被退化  双库一级动力学方程
收稿时间:2018-12-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甘肃农业科技》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甘肃农业科技》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