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覆膜对辽西春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
| |
引用本文: | 张哲, 张旭, 冯良山, 张燕卿, 刘恩科, 孙占祥. 秋覆膜对辽西春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5): 150-158.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5.019 |
| |
作者姓名: | 张哲 张旭 冯良山 张燕卿 刘恩科 孙占祥 |
| |
作者单位: |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辽宁省旱作节水工程技术中心,沈阳 110161;2.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阜新,123100;3.阜新市气象局,阜新 123000;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 |
| |
基金项目: |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20180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807388),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计划项目(2019DD062010);辽宁省兴辽人才计划(XLYC1908013、XLYC180705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204);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
| |
摘 要: | 为了探明旱地秋覆膜对春玉米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2013—2015年在国家农业环境阜新观测实验站设置了秋覆膜(秋季收获后开始覆膜,AM)、春覆膜(传统生育期覆膜,SM)和不覆膜(NM)3个处理,利用田间观测结合15N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分析秋覆膜栽培春玉米的水分与氮肥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在连续2个较干旱的年份,AM促进了玉米干物质积累,2a的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较SM提高了19%和11%,较NM提高了14%和75%,但玉米生物产量与SM无显著差异(P>0.05);AM在休闲期减少了水分消耗,在播种期土体蓄水量较SM和NM平均多35 mm,并在玉米生育期耗水量较SM和NM多,主要体现在玉米的抽雄期和灌浆期作物耗水量的显著增加(P<0.05);在2014年,3个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2015年,AM与SM的玉米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NM(P<0.05),较NM平均提高了60%和65%;AM减少了氮肥损失,同时也较SM减少了土壤中氮肥的残留,显著提高了当季和翌年氮肥利用...
|
关 键 词: | 水分 肥 干旱 秋覆膜 春玉米 耗水量 |
收稿时间: | 2020-03-30 |
修稿时间: | 2020-06-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