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农田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王婕, 牛文全, 张文倩, 李国春, 孙军, 王彦邦. 农田表层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5): 37-46.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15.005
作者姓名:王婕  牛文全  张文倩  李国春  孙军  王彦邦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杨凌 712100;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8BBF02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205)
摘    要:为给田间养分监测设施布设方法提供依据,在陕西杨凌选取2块农田,采用12 m×12 m嵌套6 m×6 m的采样方法,采集表层土壤(0~20 cm)养分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地统计学结合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抽穗期与成熟期农田表层土壤全氮(TN)变异系数<10%,为弱变异,土壤有机质(SOM)、有效磷(AP)变异系数介于10%与100%之间,为中等变异,有效钾(AK)和铵态氮(NH4+-N)变异系数>100%,为强变异,成熟期硝态氮(NO3--N)由强变异转为中等变异。土壤养分最优半方差模型为球状模型,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养分空间相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土壤SOM、TN块金系数<25%,空间相关性强烈,以结构性因素为主导;冬小麦抽穗期速效态养分块金系数介于25%与75%之间,空间相关性中等,随机性因素主导,成熟期<25%,空间相关性增强。采样密度由6 m×6 m变为12 m×12 m时,变异程度保持不变,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系数差值在0.04%~59.48%范围内,成熟期2号样地的AK除外,块金系数差值在0.065%~34.177%范围内,2种采样间距获得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基本一致,建议选用12 m×12 m网格。

关 键 词:土壤  养分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采样网格间距
收稿时间:2020-05-15
修稿时间:2020-06-2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