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杜洛克猪HLCS基因组织表达分析及其编码区多态性与剩余采食量的关联
引用本文:张跃博,蒲蕾,张金山,颜华,王立刚,侯欣华,刘欣,高红梅,王立贤,张龙超.杜洛克猪HLCS基因组织表达分析及其编码区多态性与剩余采食量的关联[J].畜牧兽医学报,2018(6).
作者姓名:张跃博  蒲蕾  张金山  颜华  王立刚  侯欣华  刘欣  高红梅  王立贤  张龙超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
摘    要:旨在探究羧化全酶合成酶基因(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HLCS)在杜洛克猪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编码区多态性与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LCS基因在杜洛克猪8种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利用PCR和测序在RFI高、低组个体中扩增HLCS基因的编码区用以寻找多态位点,并对获得的位点在杜洛克群体中分型,进而分析多态位点与RFI的关联性。结果表明,HLCS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次之,在心和肌肉中痕量表达。在杜洛克个体中共发现5个多态位点,其中c.1408GC和c.1976AG为错义突变位点。在杜洛克群体中,c.1408GC与RFI关联不显著(P0.05);c.1976AG与RFI显著关联(P0.05),GG基因型个体的RFI比AA基因型个体低0.063 4kg。这些结果表明,HLCS与RFI密切相关,c.1976AG可作为猪RFI性状选育的潜在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开展HLCS基因影响猪剩余采食量的功能鉴定奠定了研究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