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豆间作模式下幅宽和玉米密度配置优化研究
引用本文:代希茜,詹和明,赵银月,王铁军.玉/豆间作模式下幅宽和玉米密度配置优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8(1).
作者姓名:代希茜  詹和明  赵银月  王铁军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摘    要:【目的】为优化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幅宽和玉米密度进行组合配置,研究采用幅宽和玉米密度二因素裂区设计。【方法】试验设置1.8 m(W1)和2 m(W2)2种幅宽水平和5万株/hm~2(D1)、5.5万株/hm~2(D2)、6万株/hm~2(D3)3个密度梯度。【结果】与1.8 m幅宽处理(W1)相比,2 m幅宽(W2)玉米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单穗干重增加,秃尖率降低;大豆分枝结荚数、分枝粒数、单株结荚数、单株粒数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大豆产量及玉豆总产分别提高4.1%、12.4%和5.1%;各密度水平间,以高密度(D3)玉米产量和玉豆总产最高,大豆产量以低密度(D1)最高,其中2 m幅宽(W2)下,玉米产量、大豆产量和玉豆总产比1.8 m幅宽(W1)分别增加4.3%、22.3%和4.6%。【结论】玉米密植(D3)会导致大豆产量降低,但增加幅宽能促进大豆产量形成。综合考虑玉米和大豆的产量,2 m幅宽(W2)和密植(D3)有利于玉米产量和玉豆间作体系总产的提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