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部湾多齿蛇鲻雌雄群体组成、生长、死亡特征的差异
作者姓名:刘金殿  卢伙胜  朱立新  王学锋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524025;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313001;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湛江,524025;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威海,264209
基金项目:农业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利用2006年6月~2008年11月从广西北海,广东江洪、企水,海南东方、三亚等五个港口底拖网和流刺网渔获物中随机采集的样本,对北部湾海域多齿蛇鲻雌、雄群体的组成、生长、死亡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齿蛇鲻雌性个体大于雄性个体,雌性渔获群体叉长范围104.3~398.0 mm,平均叉长215.4±62.9 mm;体重范围8.0~809.0 g,平均体重121.2±122.8 g;雄性渔获群体叉长范围122.7~345.0 mm,平均叉长211.1±45.9 mm;体重范围13.3~434.5 g,平均体重101.1±72.6 g。雌、雄个体数量不平衡,全年各月渔获量中雌性个体均多于雄性个体,雌、雄性比约为1.79∶1,周年变化呈现一定的波动,各月性比波动于1.29∶1~3.68∶1;雌、雄个体的性腺发育基本同步,但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进入性成熟季节的时间稍早;雌、雄群体的生长特性差异明显,生长参数K值分别为0.44 a-1和0.53 a-1,体重生长拐点年龄分别为2.41和1.97;雌、雄群体的死亡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总死亡系数分别为2.73和3.01,自然死亡系数分别为0.89和1.04。

关 键 词:北部湾  多齿蛇鲻  生长  死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