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蘑菇软腐病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引用本文:康素珍,张持久.蘑菇软腐病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1991,10(1):26-27.
作者姓名:康素珍  张持久
作者单位:上海农学院植保系,上海农学院植保系,上海农学院植保系
摘    要:蘑菇软腐病(Clodobotryum dendroides Fries)在上海春菇后期的严重发病率可高达35.85%。其分生孢子在20℃时萌发率最高,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蘑菇子实体的浸出液有利孢子的萌发。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3.4。这两者的最适相对湿度均为100%。该菌能较好地利用碳源中的淀粉,氮源中以蛋白胨最适宜。孢子的萌发方式有多种多样,萌发初期以端细胞萌发为主,后期最多可长出6个芽管。产孢方式属内壁芽生倒缩式。另外还进行室内药效、药害试验和发病环境的调查,并对病菌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意见。

关 键 词:蘑菇  软腐病  生物学特性  食用菌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