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白酒丢糟的酸酶联合水解糖化工艺
作者姓名:任海伟  李金平  张 轶  李志忠  尹建波  王晓梅  申永前  石进才
作者单位:1.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 730050
2.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兰州 730050
3. 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 730050
4. 甘肃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陇南 74230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5B03);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重点项目(2010GA860004);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09-0165);兰州理工大学红柳青年教师培养计划(Q201207);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GS04322)
摘    要:为充分利用白酒丢糟资源,探讨了酸酶联合水解法对其进行糖化以获得可发酵糖的可行性。以木糖和还原糖浓度为指标,研究温度、固液比、混合酸浓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酸解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纤维素酶对酸解残渣(AHR)的酶解历程,并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X-衍射(XRD)技术考察不同水解阶段丢糟的结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丢糟在温度为100℃、固液比为1:12g/mL和酸浓度为2.0%的条件下经混合酸水解120min可获得59.32g/L还原糖和6.49g/L木糖,该酸解阶段的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转化率分别为77.38%和62.50%,木质素溶出率为43.50%。AHR在纤维素酶用量为4000U/g原料、温度为45℃和pH值为4.8的条件下继续作用2.5h可获得13.27g/L还原糖,该酶解阶段的纤维素转化率为66.67%,酶解率高达90.73%。结构特性研究表明,水解作用前后的丢糟形貌结构变化明显,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增加,有利于纤维素酶对AHR中纤维结晶区的作用。FTIR和XRD结果显示,水解前后的特征组分所对应的吸收峰强度发生了变化,相对结晶度逐渐提高。白酒丢糟经酸酶联合水解作用转化为可发酵糖具有可行性。该研究可为丢糟生物质发酵制备乙醇提供理论基础。

关 键 词:糖化  水解      木糖  还原糖  白酒丢糟
收稿时间:2012-09-18
修稿时间:2013-02-2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