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近海秘鲁鳀渔场变化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
| |
作者姓名: | 陈芃 陈新军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07;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 |
| |
基金项目: | 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5014),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14DZ1205000)资助 |
| |
摘 要: | 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是栖息于南美洲秘鲁和智利沿岸的小型中上层鱼类,掌握其渔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利于渔场的开发。根据2005—2014年秘鲁近海秘鲁鳀的渔获数据,结合卫星遥感获得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海表面高度(sea surface height,SSH)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a,Chl.a)等环境数据,探讨两个捕捞渔季秘鲁鳀(第一渔季:4—7月;第二渔季11—次年1月)渔场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月份秘鲁鳀渔场的适宜海洋环境因子范围不同:第一渔季的渔场SST和适宜SST范围随着月份变低,在第二渔季的渔场SST和适宜SST范围随着月份变高;两个捕捞渔季渔场的适宜SSH均为29~41 cm;第一渔季渔场适宜Chl.a范围随着月份变低,第二渔季渔场适宜Chl.a范围随着月份变高。通过经验累积分布函数检验,海洋环境因子在大多数月份的适宜范围可表征秘鲁近海秘鲁鳀中心渔场的指标。研究表明,要进一步了解秘鲁鳀渔场变化还需注意其资源丰度年间变动及其与海洋环境变化的关系。
|
关 键 词: | 秘鲁鳀 东南太平洋 渔场变化 海洋环境因子 |
收稿时间: | 2019-07-12 |
修稿时间: | 2019-08-1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