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桉树生长用水模型构建 |
| |
作者姓名: | 刘挺 苟思 刘超 贺宇欣 庄文化 刘铁刚 |
| |
作者单位: | 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桉树种植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的模型开发与应用”(5150917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多尺度山地水文过程与水资源效应”(2015CB452701) |
| |
摘 要: | [目的]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按树生长和用水过程,为种植和管理桉树提供科学支持。[方法]将桉树生长过程模拟中叶生物量和根生物量的计算和其用水特征联合起来,实现两大框架的耦合。在国内外各选取一个研究区,即澳大利亚的Tumbarumba和广东省的纪家林场,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在Tumbarumba站点:(1)模型模拟的2001—2014年平均蒸散量为819mm,实测的年平均蒸散量为867mm。(2)胸高直径、林分材积、树高、植株密度4个参数平均模拟精度分别为71%,93%,88%,95%。在纪家站点:(1)模型模拟的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期间蒸散量为1 068mm,实测蒸散量为1 069mm。(2)胸高直径、林分材积、树高、植株密度4个参数平均模拟精度分别为94%,89%,95%,99%。[结论]系统动态模型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桉树的生长以及用水情况,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仍有改进的空间,可以从提高模型稳定性入手。
|
关 键 词: | 桉树 生长模型 生态水文模型 系统动力学 |
收稿时间: | 2018-07-02 |
修稿时间: | 2018-07-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