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宁南山区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蔡明,贺锦红,杨亚亚,吴娜,刘吉利.宁南山区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0,35(1):158-167.
作者姓名:蔡明  贺锦红  杨亚亚  吴娜  刘吉利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农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农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农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农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 环境工程研究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夏区科技局项目;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摘    要:为研究种植模式(马铃薯燕麦间作)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的影响,进行3种种植模式(马铃薯单作、燕麦单作和马铃薯燕麦间作)和4个施氮水平(0,75,150,225 kg/hm~2)的裂区试验设计,旨在揭示种植模式和施氮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以及种植模式和施氮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贡献程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间作系统中氮素的运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模式下,各施氮处理马铃薯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叶绿素含量(SPAD)均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且表现为施氮作用的影响要高于种植模式。施氮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均高于不施氮处理,间作增加幅度大于单作,施氮对产量的贡献程度要大于间作,与对照相比,单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1.73%,10.29%,3.97%;间作施氮处理产量分别增加8.68%,31.23%,15.33%;施氮水平与间作种植模式交互作用下,马铃薯产量差异显著(P0.05),不施氮间作产量低于单作,可能是由于两者间的种间竞争作用所致。不同施氮水平下,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间作优势明显,马铃薯燕麦间作的种间竞争力均小于0,燕麦的竞争能力强于马铃薯。马铃薯产量与每穴块数、每穴薯质量和大薯数呈正相关。综上,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影响,并且施氮贡献效果要优于种植模式。

关 键 词:马铃薯  种植模式  间作  施氮  产量  农艺性状

Effects of Planting Pattern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Potato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Ningxia
CAI Ming,HE Jinhong,YANG Yaya,WU Na,LIU Jili.Effects of Planting Patterns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Potato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Ningxia[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2020,35(1):158-167.
Authors:CAI Ming  HE Jinhong  YANG Yaya  WU Na  LIU Jil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