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改良馬肝稻田若干措施
引用本文:李立仁.利用改良馬肝稻田若干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1964(1).
作者姓名:李立仁
作者单位:廬江县白湖农場
摘    要:馬肝土的稻田(即瀦育性水稻土),分布于江淮之間和沿江南岸低山、丘陵区的塝田和上冲田,平岗区的岗坡田(岗板田),以及湖泊区的环湖高坡田。这种稻田大多是由下蜀系黄棕壤或黄褐土及它們的冲积——洪积物发育而成的,部份是由紅粘土、紫色土发育而成的。根据土壤熟化度和生产水平,一般分高肥馬肝田(如烏馬肝田)、中肥馬肝田(如黄馬肝田)、低肥馬肝田(如死馬肝田)等三种类型。由于土壤肥力、水源条件、栽培习慣、經济区划的不同,对于馬肝稻田的利用一般以中稻—小麦(或油菜)、早稻—晚稻—休閑、中稻—綠肥、中稻—豆类(蚕、豌豆)輪种为主。除高肥馬肝田外,一般中肥、低肥、低中过渡肥馬肝田的土壤体內部土罸持亍⑴帕薪裘堋⒂谢嗜狈?带来难耕、难耙、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