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 |
| |
作者姓名: | 黄辉白 江世尧 谢昶 |
| |
作者单位: | 华南农学院园艺系
(黄辉白),暨南大学生物系
(江世尧),华南农学院农业生物系(谢昶) |
| |
摘 要: | 从‘桂味’荔枝果实的纵剖面上观察到,在珠柄上珠孔反对面一侧,于花后约一周出现假种皮原基,而在珠孔侧则于花后约一个月才出现假种皮。本研究结果与Banerji and Chaudhuri(1944)关于荔枝珠孔侧的假种皮系由珠孔塞直接分化形成的报道不同。在珠孔侧,假种皮系发生于珠柄上珠孔塞上方的部位,而珠孔塞本身随后解体消失。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来,荔枝果实的个体发育不宜划分为三个阶段(Joubert,1970),而应当划分为:(1)种皮和果皮生长;(2)子叶和假种皮生长,两个阶段。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