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ATP合成相关基因在小麦BNS不育系育性转换中的差异表达
作者姓名:王震  范晓静  张淼  张芳凝  李桂东  马翎健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35B03)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ZD2012001)资助。
摘    要:为了探讨ATP合酶α亚基和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PRT)与温敏雄性不育系BNS育性的联系,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在花药发育的4个重要时期(四分体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定量检测ATP合酶α亚基和APRT相关基因在不育及可育条件下花药中的mRNA表达水平。不育条件下,ATP合酶α亚基基因从四分体到二核期表达量持续下降,与可育株相比在单核期表达量显著下降;APRT1在4个时期的表达量低于其在相应可育条件下的表达量,而APRT2基因在BNS不育和可育条件下维持较低的表达水平。APRT相关基因表达量在三核期均有较显著提高,且可育条件下比不育条件下提高更明显。因此认为,ATP合酶α亚基基因与BNS育性转换密切正相关,APRT基因在三核期转录水平的变化与BNS育性转换有一定关系。

关 键 词:小麦  BNS雄性不育  ATP合酶α亚基  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荧光实时定量PCR  
收稿时间:2014-01-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