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西北茶园土壤固碳能力及其不同形态有机碳的积累特点
摘    要:为了解茶园土壤的固碳能力及其积累特点,从浙西北茶区采集黄筋泥、黄红泥土和黄泥土等3类土壤上的9个代表性茶园土壤剖面的分层土样,每类土壤包括植茶年龄为5~10、15~20和30年的3个剖面,分析了有机碳、轻组分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在土壤剖面中的积累特点,并与利用时间相似的旱地土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茶园土壤的各类有机碳具明显的表聚特征,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轻组分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总量的比例较有机总碳的下降更为明显;随着植茶年龄的增加,表层土壤中各类有机碳含量及全剖面有机碳贮量明显地增加;表层土壤中2mm粒组的水稳定性团聚体明显增加,同时,表层土壤中积累的有机碳(特别是轻组分有机碳)趋向于分布在2mm粒组的水稳定性团聚体中;轻组分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随植茶时间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有机碳总量的增加,表明在植茶过程中有机碳主要以活性较高的轻组分有机碳和颗粒态有机碳的形式积累,且积累的有机碳主要分布在近地表的土层。比较分析表明,茶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量均高于旱地土壤,说明茶园比一般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固碳潜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