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浮选结果与分析
引用本文:贾鑫,孙永刚,杨金刚,赵志军.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浮选结果与分析[J].农业考古,2017(6):33-39.
作者姓名:贾鑫  孙永刚  杨金刚  赵志军
作者单位: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燕辽地区中全新世人类定居过程和食物结构状况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项目编号:4177122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601769;2016M600227);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课题"中国古代农业起源和发展"(2017KGYJ039);国家文物局指南针专项"栽培大豆的起源和早期耕作技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项目编号:020914380027);中国科学院科技史青年人才研教特别支持项目"西辽河流域青铜时代(4-2ka BP)居民食物结构与环境适应策略的初步研究"
摘    要:笔者自2012年开始,以西辽河上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在考古调查的过程中,利用剖面采样法,在20个夏家店文化遗址系统采集浮选样品55份,其中,在9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下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24份;12个遗址采集夏家店上层文化浮选样品共计31份,共计出土炭化植物种子26073粒。通过区域性的浮选工作,初步厘清了西辽河上游地区夏家店文化时期的农业状况。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先民以发达的农业活动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农业活动有所收缩。不同区域先民的生产方式可能发生了分异。南部地区依然延续了前期的农业活动方式,但农业水平有所下降;西部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能转变为以牧业活动为主。农业活动的收缩可能导致了遗址分布的离散化。而牧业活动的发展促使人类在更寒冷的区域定居。

关 键 词:植物考古  浮选法  生业模式  旱作农业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