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鱼鳞松树节分布的初步调查
引用本文:蔡则谟.鱼鳞松树节分布的初步调查[J].林业科学,1957(4).
作者姓名:蔡则谟
作者单位:森林工业部森林工业科学研究所
摘    要:四、1.连生节的直径与其所在树干高度有关,但表现为两种趋向。B 组的相关方程式为y=-4.805 1.281x-0.04x~2,相关指数等于0.809:C 组的相关方程式为y=10.6-0.494x 0.095x~2,相关指数等于0.9:2.除 C 组以外,死节的直径与其所在树干高度有关。A 组的相关方程式为 y=0.947 0.148x-0.008x~2,相关指数等于0.736:B 组的相关方程式为 y=0.989 0.2x-0.01x~2,相关指数等于0.832;3.每米长树干上连生节的数量与其所在树干高度有关。A、B、C 3组的相关方程式顺序为:y=-4.029 1.084x-0.02x~2,y=0.084 0.126x 0.031x~2,y=-6.835 1.056x-0.018x~2,相关指数顺序等于0.944、0.967、0.896;4.每米长树干上死节的数量与其所在树干高度有关。A、B、C 3组的相关方程式顺序为:y=-3.498 3.162x-0.208x~2,y=4.319 0.548x-0.024x~2,y=-0.587 0.845x-0.032x~2,相关指数顺序等于0.79,0.505.0.685;5.统计结果得知自零相关的机率均小于0.01,故上述自然现象间的关系确实显著; 6.节距的规律尚待进一步研究,此次所得节距的变异范围,一般为2—30厘米,占总频数的85.8%; 7.要深入了解树节的生长规律,须进行枝条分布及天然整枝的研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