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采煤沉陷复垦区重金属污染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作者姓名:张文影  姚多喜  孟俊  张治国  安士凯  杨清  赵魁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安徽淮南 23200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9;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 安徽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安徽淮南 232001
基金项目:淮南矿业集团2011年科学技术项目"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再造技术研究"
摘    要:以淮南新庄孜矿采煤沉陷复垦区为研究区域,对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7种土壤酶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发现,该区域土壤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且7种土壤酶对重金属的敏感性不一致。采用因子分析技术提取主成分,建立了复合污染土壤总体酶活性评价指标,评价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与通过灰色聚类法分析得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了采煤沉陷区土壤酶活性与重金属污染之间的赋存关系,进一步证明在采煤沉陷复垦区这一特殊土地利用条件下,采用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标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可行的。研究表明,土壤酶总体活性评价指标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手段,为新庄孜采煤沉陷复垦区及相似矿区复垦地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采煤沉陷复垦区  土壤酶  重金属  因子分析  灰色聚类法
收稿时间:2013-06-22
修稿时间:2013-08-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