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密度对温室有机栽培欧李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郭艳兰 李栋 牟德生 王多文 张勤德 万翔 |
| |
作者单位: | 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武威733000,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武威733000,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C0504305-02); |
| |
摘 要: | 以“农大6号”和“农大7号”欧李为试材,采用温室有机栽培的方法,设置4个栽植密度(0.5m×0.5m、0.5m×1.0m、0.5m×1.5m、1.0m×1.0m),对欧李的生长指标(株高、地径、冠幅)、叶面积(LA)、比叶面积(SLA)、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叶绿素含量(SPAD)及荧光指标(Fo、Fm、Fv/Fm、Fv/Fo、qN、qP、ETR)进行了测定,以探究栽植密度对温室有机欧李生长及光能利用的影响,为其高效生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对欧李的生长及光能利用均有显著影响,且因品种而异。“农大6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栽植密度为0.5m×0.5m时,其地径、冠幅、LA、SLA均最小,荧光参数Fv/Fm、Fv/Fo最小,qN值最大;当密度减小至0.5m×1.5m时,“农大6号”的株高、地径、冠幅均最大,LA、SLA、SPAD值最高,且地径、冠幅显著高于其它密度(P<0.05),荧光参数Fv/Fm、Fv/Fo值最大,qN值最小;密度减小至1.0m×1.0m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大7号”的生长及对光能的利用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0.5m×0.5 m密度下地径、冠幅、LA、SLA、SPAD值最低,ETR、qP、qN值均较大;1.0m×1.0m密度下地径、冠幅、LA值均最大,SPAD值最高,荧光参数Fv/Fm、Fv/Fo、ETR值最大,qN值最小。温室有机栽培模式下,“农大6号”和“农大7号”的适宜栽培密度分别为0.5m×1.5m、1.0m×1.0m。在欧李的温室生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及效益最大化。
|
关 键 词: | 栽植密度 欧李 生长 叶绿素荧光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