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福建省新育成夏大豆品种鉴定分析
引用本文:顾智炜,林海峰,唐超凡,陈子琳,颜墩炜,李清华,严生仁.福建省新育成夏大豆品种鉴定分析[J].中国种业,2024(3):57-60,64.
作者姓名:顾智炜  林海峰  唐超凡  陈子琳  颜墩炜  李清华  严生仁
作者单位: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市种子站,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莆田市兴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摘    要:以福建省传统地方品种绿斜(CK1)与新审定品种华夏 10 号(CK2)为对照,在晋江、荔城、建阳、福清、漳平、清流、尤溪 7 个试验点对福建省新育成的 7 个夏大豆品种进行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性状鉴定,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良夏大豆品种供生产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在 7 个参试品种中,华夏 11 产量最高,福农 CD641 产量最低;比绿斜(CK1)增产的有 4 个,比华夏 10 号(CK2)增产的仅有 1 个。福夏豆 6 号粗蛋白质含量最高(45.32%),福农 CD611 粗脂肪含量最高(20.63%)。华夏 11 生育期最长(97.1d);福农 CD641 株高最高(78.4cm),主茎节数(16.9)、有效分枝数(4.5)与每荚粒数(2.33)最多;华夏11 单株有效荚数最多(53.7)、单株粒重最高(17.32g);福夏豆 4 号百粒重最重(31.71g)。除福夏豆 5 号、华夏 10 号(CK2)对炭疽病表现中抗外,其他品种均表现为抗病。华夏 11 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优,可进行小范围试种示范;福夏豆 4 号、福夏豆 5 与福农 CD611 的产量较高,综合性状较好,但产量比华夏 10 号(CK2)增产点率均未超过 50%,是否适合推广有待进一步试验鉴定;福农 CD641 因产量过低,直接淘汰。

关 键 词:夏大豆  品种鉴定  产量  品质  抗逆性
收稿时间:2023/11/24 0:00:00
修稿时间:2023/12/18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种业》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种业》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