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源涵养和生态保育清洁小流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特征及潜在风险——以董铺—大房郢水库为例
作者姓名:王清泉  何要来  汪新亮  王宁  张学胜  李玉成  程桦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60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项目"水源涵养和生态保育清洁小流域技术综合集成应用推广"(2017ZX07603-002);安大博士启动基金(12333190121)
摘    要:[目的]为了解安徽省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水源涵养和生态保育清洁小流域(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汇水河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对下游水库的影响。[方法]在该区域3条主要汇水河流采集了23个沉积物样品,分别测定了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Zn,Cu,Cr,As,Cd,Pb和Hg)的含量,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I_R)和地累积指数法(I_(geo))评估其潜在生态风险,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其可能来源。[结果]研究区域重金属分布存在差异,As和Cd在泗水河上的C_1和C2两点含量超过了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限值,且Cd在此两点的易利用态占比为34.97%和37.67%,具有较强的生物有效性;Cd生态风险指数普遍偏高,达强度等级,其中泗水河上的C_1和C2两点达极强等级;同时S_8点Hg生态风险达到强度等级,其余6种重金属生态风险水平较低。该区域重金属主要来自于人与自然混合源和人为源,贡献率分别为51.11%和27.70%。[结论]在泗水河下游流域Cd污染较为突出,为减小其对下游水库的影响,应加强Cd的污染治理。

关 键 词: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  水源地  沉积物  重金属  风险评价  源分析
收稿时间:2018-08-26
修稿时间:2018-09-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