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台湾桤木混交造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
| |
作者姓名: | 彭玉华 郑威 谭长强 何琴飞 申文辉 曹艳云 郝海坤 黄志玲 何峰 |
| |
作者单位: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2 |
| |
基金项目: | 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台湾桤木优树子代区域试验研究”(桂林科字[2016]8号;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台湾桤木种质创新与可持续经营关键技术研究”(桂科AB16380127);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台湾桤木混交造林与立地维持技术示范”(gl2017kt10)。 |
| |
摘 要: | [目的]研究台湾桤木混交造林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为台湾桤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合理经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熵权法对台湾桤木×马尾松、台湾桤木×巨尾桉、台湾桤木×红锥及台湾桤木纯林的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相关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是台湾桤木×红锥(2∶1),台湾桤木×马尾松(1∶1)最少;台湾桤木×红锥(1∶2)的枯落物有效拦蓄率最大,台湾桤木×红锥(2∶1)的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最大,台湾桤木×巨尾桉(2∶1)的枯落物有效拦蓄率和有效拦蓄量均最小。②台湾桤木混交林土壤容重均明显低于台湾桤木纯林,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是台湾桤木混交林大于台湾桤木纯林。③采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值占比例最大是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少是土壤毛管孔隙度;台湾桤木不同混交造林模式水源涵养能力综合评价排序为:台湾桤木×巨尾桉(1∶2)台湾桤木×红锥(2∶1)台湾桤木×马尾松(1∶2)台湾桤木×红锥(1∶1)台湾桤木×巨尾桉(1∶1)台湾桤木×马尾松(2∶1)台湾桤木×红锥(1∶2)台湾桤木×巨尾桉(2∶1)台湾桤木×马尾松(1∶1)台湾桤木纯林。[结论]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和红锥混交造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优于台湾桤木纯林。
|
关 键 词: | 台湾桤木 混交造林 枯落物层 土壤层 水源涵养 |
收稿时间: | 2019-04-24 |
修稿时间: | 2019-05-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