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僵菌侵染对黏虫免疫反应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郭栋 张蕾 程云霞 江幸福 罗礼智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
| |
基金项目: |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31, 201303057);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R312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019,31371947,3130165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6142017) |
| |
摘 要: | 为揭示黏虫被病原菌侵染后的免疫应答机制,本试验分析比较了黏虫幼虫被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侵染后不同时间其血淋巴蛋白含量、免疫关键酶系(酚氧化酶PO,溶菌酶)活性、抗菌活力以及血细胞数量等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绿僵菌侵染后,黏虫6龄幼虫血淋巴蛋白含量在侵染初期(6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侵染48、72和96 h后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侵染后幼虫血淋巴PO活性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侵染初期(6 h和24 h)显著高于对照,侵染后期除72 h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侵染初期(24 h)溶菌酶活性也显著升高,随后出现下降,并于48 h显著低于对照,但在化蛹时(96 h)再次上升。绿僵菌侵染后期,黏虫的抗菌活性下降,于侵染后72 h抗菌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侵染初期抗菌活性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另外,绿僵菌侵染对幼虫血细胞数量以及浆血胞比率也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侵染后6 h和24 h血细胞总数、浆血胞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随后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综上,绿僵菌侵染黏虫幼虫初期会显著诱导其免疫反应的启动,体现在主要免疫指标升高,而后随着免疫系统的破坏与能量的消耗,其免疫反应能力降低,生理活动受到干扰。
|
关 键 词: | 黏虫 金龟子绿僵菌 免疫反应 |
收稿时间: | 2017-04-09 |
修稿时间: | 2017-06-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