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尾叶那藤不同地理种源差异分析
摘    要:为了选育食用、油用及药用价值较高的尾叶那藤品种,对9个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的果实经济性状、种子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果肉营养成分和藤条药用成分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果实经济性状除了单果皮重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遂川县五斗江乡三和村和遂川县五斗江乡车坳村尾叶那藤的单果重及果肉重均处在前列,单果质量均大于230 g,果肉质量均大于70 g,且可食率均超过30%,食用价值很高;武宁县沅口林场尾叶那藤的可食率最高,达到40.80%,果皮最薄,只有0.25 cm,且两项指标与其他8个地理种源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同样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2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的种子含油率、亚油酸及油酸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遂川县五斗江乡三和村尾叶那藤的亚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最高,种子含油率也较高,超过了40%;崇义县茶滩乡黄鳅洞和上犹县陡水乡红星村尾叶那藤的含油率、亚油酸、油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因此,这3个地方的尾叶那藤的油用价值较高。3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之间的维生素C、总糖、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总酸含量差异不显著。遂川县五斗江乡车坳村尾叶那藤的总糖含量最高,达到40.26 g/100g,而且其维生素C及还原糖含量均排在前列,蛋白质含量中等偏上,故此地尾叶那藤的果实营养价值较高。4不同地理种源尾叶那藤藤条药用成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吉水县乌江乡东江村尾叶那藤的木通苯乙醇苷B及总皂苷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80%和0.73%,齐墩果酸含量也较高,为0.11%,故此地尾叶那藤的药用价值较高。试验结果将为进行不同目的尾叶那藤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