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的遗传分化 |
| |
作者姓名: | 孙传清 吉村淳等 |
| |
作者单位: | 1.,武汉,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330160 |
| |
摘 要: | 通过对来自中国5个省(自治区)39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和33份亚洲栽培稻(O.sativaL.)的核DNA的RFLP分析,探讨了中国普野籼粳分化及其与栽培稻之间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核DNA分化上,中国普野可分为原始普野型、偏籼型和偏粳型。中国普野因地理分布不同,其遗传分化表现出多态性;江西东乡和湖南茶陵以及部分云南江普野既不与籼稻聚在一起,又不与粳稻聚在一起,而独聚一类,其形态上亦比较原始,属于原始祖先型;广东、广西普野则表现为偏籼或偏粳。本研究认为籼粳演化多途径的。
|
关 键 词: | 中国普通野生稻 亚洲栽培稻核基因组 遗传分化 RFLP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