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别山特有种都支杜鹃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引用本文:赵凯,章伟,裴亚丽,翟伟.大别山特有种都支杜鹃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12):26-29+88.
作者姓名:赵凯  章伟  裴亚丽  翟伟
作者单位:1. 安庆师范大学;2. 安徽大学
摘    要:利用24对EST-SSR引物对濒危物种都支杜鹃(Rhododendron shanni Fang)5个自然种群的158个个体进行基因组DNA扩增,并对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都支杜鹃5个自然种群的期望杂合度、观测杂合度、平均等位基因数、近交系数的均值分别为0.712、0.665、7.602、-0.05;石壁沟(SBG)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白马尖(BMJ)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且5个天然种群的观测杂合度均大于期望杂合度。(2)5个天然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41,基因流为6.400;Mantel检验结果显示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不存在相关性(R2=0.157,P=0.666)。(3)UPGMA聚类分析、Structure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PCoA)均表明都支杜鹃的5个种群可以分为两个群系,即都支尖(DZJ)种群聚为一个群系,剩下的4个种群聚为另一个群系。(4)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两个群系之间的遗传差异不明显,且有92.9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提示针对都支杜鹃的保护工作应以就地保护为主,都支尖(DZJ)种群应重点保...

关 键 词:都支杜鹃  EST-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物种保护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