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拉萨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评估
作者姓名:方广玲  香宝  杜加强  王宝良  张立坤  胡钰  徐杰
作者单位: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3.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875,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2.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9032)
摘    要:有效识别流域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对污染控制与管理以及水环境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包括降雨、地形和施肥影响因子的输出风险模型,识别流域各级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的地域单元。结果表明:1996年和2010年,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概率分别为50.0%和46.3%;非点源污染风险处于较高以上程度的区域面积分别为12 985.8和11 628.0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8.9%和34.9%;与1996年相比,2010年非点源污染风险程度由低级别向高级别转换的总面积约为6 674.3 km2。拉萨河流域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风险概率为中等,风险程度在局部范围内有所下降,主要表现在高风险区域面积减少、低风险区域面积增加,但是中等和较高风险区域面积有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生产和水土流失是非点源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巩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非点源污染问题,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营造控制非点源污染迁移的植被缓冲带。

关 键 词:污染  风险分析  模型  输出风险模型  拉萨河流域
收稿时间:2014-06-16
修稿时间:2014-10-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