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碳水化合物积累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 |
| |
作者姓名: | 徐云姬 顾道健 秦昊 张耗 王志琴 杨建昌 |
| |
作者单位: |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 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 22500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业),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
| |
摘 要: | 玉米果穗顶部籽粒通常较中、下部籽粒充实差,粒重轻,其机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以玉米品种登海11为材料,分别进行春播和夏播试验,观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中可溶性糖、蔗糖和淀粉的含量及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夏播玉米相比,春播玉米具有较多的每穗粒数、较高的百粒重和产量。虽然产量在春播和夏播间有差异,但两季玉米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百粒重、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最大淀粉积累速率、平均淀粉积累速率均表现为果穗下部籽粒中部籽粒上部籽粒。灌浆期果穗不同部位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淀粉合酶(St 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果穗上部籽粒AGPase、St S和SBE活性峰值和平均值均显著低于果穗中、下部籽粒。相关分析表明,淀粉积累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与AGPase、St S和SBE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果穗顶部籽粒较低的AGPase、St S和SBE活性是其灌浆较差、粒重较低的重要原因。春播玉米粒重较高,与其灌浆期较强的淀粉合成能力有关。
|
关 键 词: | 玉米 果穗不同部位籽粒 籽粒灌浆 碳水化合物 淀粉合成相关酶 |
收稿时间: | 2014-06-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