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滇西北德钦县高山、亚高山草甸的人为干扰状况及其后果
引用本文:包维楷,吴宁.滇西北德钦县高山、亚高山草甸的人为干扰状况及其后果[J].中国草地学报,2003,25(2):1-8.
作者姓名:包维楷  吴宁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规划发展研究项目(G1998048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1-07-01-01),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KZ951-A1-104),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项目共同资助
摘    要:调查研究了德钦县高寒灌草甸所承受的人为干扰状况及其后果。结果表明,干扰体中牲畜放牧是澜沧江流域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中干扰强度最大、频率最高、干扰时间最长、影响后果最严重的人为干扰。过去14年来放牧干扰强度明显增强,牲畜种群数量增加了8.51%,尤其是牦牛(犏牛)增加了16.79%,对草甸生态系统的压力愈来愈大,给德钦草地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草场利用面积14年来虽然增加了约15%,但草地总可食生物量却下降了1.7%。其中,高山灌草甸可食生物量分别下降了28.4%和21.9%,亚高山地段的林间草地、疏林草地、亚高山灌丛草地分别下降了12.6%、17.2%和6.9%,生态系统生产力退化明显。草场整体呈退化趋势,局部退化已经相当严重。长期过牧已经导致了一些退化指示植物如鸢尾、橐吾、高山大戟在德钦县形成占优势的群落类型,虽增加了德钦草甸群落的多样性,但降低了草地物种的多样性,引起了德钦畜牧业产品的减少,导致近年来德钦县肉、奶等畜牧产品产量明显下降,严重限制了德钦草地畜牧业系统的持续发展。

关 键 词:高山亚高山草甸  人为干扰  可食生产力  过度放牧  草场退化
文章编号:1000-6311(2003)02-0001-08
修稿时间:2002年7月2日

Human-induced Disturbance on Alpine and Sub-alpine Meadow and Its Aftereffects in Deqin County of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Alpine and sub-alpine meadow  Humen disturbance  Overgrazing  Pasture degradation  Edible biomas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