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晋西黄土区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光合有效辐射及其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引用本文:蔡智才,毕华兴,许华森,等.晋西黄土区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光合有效辐射及其对花生生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4):51-58.
作者姓名:蔡智才  毕华兴  许华森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学院;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638);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 协同创新中心 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PXM2016_014207_000038)
摘    要:【目的】研究果-农间作系统的种间关系,为果-农间作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晋西黄土区7年生苹果(Malus pumila)+花生(Arachis hypogaea)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花生单作系统为对照,布设根障以阻断苹果树与花生根系之间的延伸交叉,采用定位观测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试验手段,对林下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布及其对花生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间作系统内树行北侧的作物行主要在上午受果树遮阴影响,南侧则主要在下午受影响,距树干基部越近的作物行PAR均值越小;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花生花期(7月)所测光合数据进行光响应曲线拟合,拟合效果良好,计算得花生光饱和点(LSP)为1 497.4μmol/(m2·s);间作系统内不同作物行表现为距树干基部越近,饱和PAR时长越小,生物量越小;花生生物量与PAR均值和饱和PAR时长均极显著相关,且与饱和PAR时长的相关性更高。【结论】间作系统内果树树荫不断移动变化,导致林下PAR出现时空异质性,且距树干基部越近的作物行受影响程度越深。

关 键 词:晋西黄土区    农间作系统  光合有效辐射  光响应曲线  饱和PAR时长
收稿时间:2016/1/3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