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养殖鱼类同类残食现象研究进展及其预防措施
引用本文:虞为,马振华,张家松,林黑着. 养殖鱼类同类残食现象研究进展及其预防措施[J]. 海洋渔业, 2016, 0(6): 689-696
作者姓名:虞为  马振华  张家松  林黑着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州510300;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
基金项目: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LSF2014-0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15TS19),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598006-6-7),广东省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GD2012-A02-011),深圳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项目(SZHY2012-B02-001),广东省产学研项目(2013B090600102),三亚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2014NK19)
摘    要:残食行为被定义为同物种间相互杀戮与掠食的现象。在鱼类人工育苗阶段,同类残食行为普遍存在,是制约育苗阶段苗种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海水鱼类育苗期间出现的残食行为问题,结合笔者的前期研究发现,对鱼类残食行为的发生、形态学制约、摄食规格、生长优势和影响因子进行了概述。根据残食方式,鱼类的自残现象主要分为Ⅰ型残食现象和Ⅱ型残食现象。Ⅰ型残食中,残食者首先咬住被残食者的尾部,逐渐吞食至头部后将剩余部分丢弃,被残食个体通常会被部分吞食、消化;Ⅱ型残食中,残食者自被残食者的头部开始将其完全吞食,被残食个体通常会被完全吞食、消化。残食者口裂大小是自残行为发生的主要限制因子,而且越是在鱼类的早期阶段,口裂大小差异越明显。在鱼类残食行为中,残食者倾向于由小到大的顺序选择被残食者。残食现象对群体的影响取决于残食者的相对生长速度。本文还探讨了减少鱼类自残行为发生的措施,以期丰富海水仔稚鱼行为学理论,为建立优质苗种繁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海水仔稚鱼  残食行为  育苗

Cannibalism in fish and its control under artificial culture conditions
Abstract:
Keywords:marine fish larvae  cannibalism  hatcher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