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遥感数据分析干旱区人工绿洲灌区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
作者姓名:徐存东  王荣荣  程慧  连海东  龚雪文  刘璐瑶  王燕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天津泰达盐碱地绿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9102,31360204)、河南省科技厅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74200510020);河南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9IRTSTHN030);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科技专项项目(TYZB-ZFGG-2017-3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
摘    要:干旱区人工绿洲的土壤盐渍化产生和演化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参与、多层次驱动、多过程耦合的复杂过程。为揭示干旱扬水灌区区域尺度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以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一期灌区为研究区,选取1994、2001、2008、2015年的直接参与驱动区域土壤水盐分异过程的地表盐分、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地表灌水量、地下水埋深等5个指标因子。运用可拓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借助ArcGIS软件中监督分类以及空间分析技术,获取各指标因子的空间分布栅格图件,将各栅格图件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按照指标权重进行空间嵌套并叠加,定量化地分析了研究区区域尺度的水盐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次生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总体看,研究区内轻度盐碱地面积最大,中度盐碱地次之,重度盐碱地面积最小;从解译的进程发展态势可知,研究区盐碱地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并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由可拓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因子权重排序为地下水埋深(0.3190)地下水矿化度(0.2710)土壤含盐量地表盐分地表灌水量,可见,区域内的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是影响区域尺度水盐时空分异进程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区水盐时空分布态势与总体地势相关,呈现出西低东高的总体分布特征,由西南向东北以弧线状递增的发展趋势,灌区内东北部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位抬升明显,土壤盐渍化发展迅速。

关 键 词:遥感  土壤  盐分  ArcGIS  可拓层次分析法  区域尺度  水盐时空分异  景电灌区
收稿时间:2018-07-09
修稿时间:2019-01-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