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秋菊  刘峰  焦峰  常本超  姜辉  宫秀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科研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基金项目:省重大项目(GA16B401),院创新工程(2017ZC14)。
摘    要:为明确秸秆粉碎集条深埋后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为秸秆集条深还技术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开展秸秆集条粉碎机械深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设置正常翻耕、秸秆耕层还田、秸秆集条深还3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秸秆不还田处理比,连续还田3a,秸秆集条深埋处理0~30 cm土层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分别降低1.17%~6.21%和0.02~0.14 g/cm3、容气度和田间持水量提高,土壤总孔隙提高幅度为0.70%~5.98%,有效孔隙增加幅度为0.22%~2.69%,差异显著;与对照不还田处理比,耕层还田0~20 cm土层土壤固相比率和容重降低幅度分别为2.42%~4.30%和0.09~0.12 g/cm3、容气度和田间持水量得到提高,总孔隙和通气孔隙增加;秸秆集条深还作业土层深,每隔3年进行间隔作业,长期则可改善全田土壤物理性质,增厚耕层10 cm。

关 键 词:秸秆  土壤  物理性质  集条粉碎  机械深还
收稿时间:2019-03-01
修稿时间:2019-08-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