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学婷,张俊飚,何可,童庆蒙.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2):215-225.
作者姓名:王学婷  张俊飚  何可  童庆蒙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703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33300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5JZD014)
摘    要:农户的生态自觉性对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好坏产生直接影响,探讨并引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形成生态自觉性对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意义重大。本文基于1 093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农户虽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认知和生态环保意识,但其生态行为采纳较为欠缺,生态自觉性整体较弱;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均对农户生态自觉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在信任和规范的集群中,来自于特殊信任的影响大于一般信任,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大于正式规范,且群体规范在社会信任对农户生态自觉性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社会信任、群体规范对不同代际农民生态自觉性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为社会信任和非正式规范对老一代农民的生态自觉性影响更大,而正式规范则对新生代农民的生态自觉性影响更大。据此,应构建高度信任的社区环境,提高村庄各主体间信任水平,并在发挥正式规范对农户行为约束的基础上,也要充分重视以声誉机制为基础的非正式规范在推动农户生态自觉性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社会信任  群体规范  农户生产行为  生态自觉性  代际差异
收稿时间:2018/10/26 0:00:00
修稿时间:2018/12/26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