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作者姓名:白玉锋  陈超群  徐海量  张广朋  张沛  凌红波
作者单位:1.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2.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乌鲁木齐 830011;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551,41471099);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XBBS-2014-13);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项目;中国科学院特色研究所主要服务项目2课题2(TSS-2015-014-FW-2-2);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1060)。
摘    要:[目的] 研究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随距河道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下水埋深数据分析地上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塔里木河下游英苏断面荒漠河岸林植被为对象,于2014年9月下旬在英苏断面布设垂直河道、100 m×100 m的标准地20块,形成长2 000 m的连续样带,记录标准地内乔木、灌木的物种数、总个体数及冠幅、株高、胸径等形态因子,根据胡杨生物量模型和获取的灌木标准枝鲜质量,分别计算胡杨和灌木的地上生物量;将标准地进一步分割为4块50 m×50 m的样地,在每个样地对角线两侧随机布设6~8个1 m×1 m的样方,记录草本种类、个体总数等因子,并将样方内草本齐地面刈割,获取地上生物量数据。结合样带植被群落地上生物量数据和地下水埋深数据,拟合二者之间的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植被地上生物量与距河道垂直距离和地下水埋深均显著负相关(P<0.05),总地上生物量、乔木层和灌木层地上生物量均随距河距离增大而减少,草本地上生物量则呈“先小幅度增加后持续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样带内乔灌草总地上生物量主要分布在地下水埋深<4 m(距河0~300 m)范围内,地上生物量可达855.06 g·m-2;当地下水埋深在4~5.5 m(距河道300~1 000 m)时,地上生物量为321.08 g·m-2,减少62.45%;当地下水持续降到>5.5 m(距河道1 000~2 000 m)时,地上生物量只有110.19 g·m-2,比河道附近减少了87.11%。[结论] 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植被群落组成和地上生物量随距河道距离和地下水埋深变化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表明地下水埋深是影响荒漠植被群落组成和地上生物量的一个重要因子,同时也反映出河道作为荒漠河岸林的主要水源控制荒漠植被的空间分布和结构,体现出极端干旱区生态系统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的特殊控制机制。

关 键 词:地上生物量  地下水埋深  荒漠植被  距河距离  空间分布  回归分析  塔里木河下游  
收稿时间:2015-08-2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