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日本落叶松当年生枝条化学成份的研究(Ⅵ)酚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与抗枯梢病的关系
引用本文:野村一高 ,岸田昭雄 ,李木.日本落叶松当年生枝条化学成份的研究(Ⅵ)酚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与抗枯梢病的关系[J].辽宁林业科技,1979(4).
作者姓名:野村一高  岸田昭雄  李木
摘    要:为了确定当年生枝条酚类化合物的质和量的变化是否起因于抗病力的差异,1976年从6月17日到10月16日,每月两次,采集了14年生落叶松的四个抗病和四个易感病无性系的当年生枝条,并用气液色谱法分析了酚类成份。从6月到9月两个抗病无性系有毒叶素—3′—0—葡萄糖甙,从8月到10月一个抗病无性系有afzelechin,而其它无性系都不出现这两种酚类,因此酚类化合物在无性系间存在质的差异。就同种酚类化合物而言,抗病和易感病无性系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从7月到9月期间,四个抗病无性系的儿茶酸含量明显地大于易感病无性系的。三个抗病无性系的毒叶素含量从7月到9月增多,并为易感病无性系的七倍多。两个抗病无性系的酚类总含量始终是易感病无性系的二倍多。第三个抗病无性系的酚类总含量从6月到7月像易感病无性系那样非常少,但到9月约是易感病无性系的二倍。在人工培养中,如具有抗病无性系同样浓度的毒叶素和儿茶酸显示出对病原菌生长的毒害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