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栽培措施对长农粳1号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石垒,姜汉峰,邢丹英,徐建龙,徐印印,姜硕琛.不同栽培措施对长农粳1号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8).
作者姓名:石垒  姜汉峰  邢丹英  徐建龙  徐印印  姜硕琛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湖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长江中下游北部水稻轻简化直播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科技计划农业项目
摘    要:对常规晚稻长农粳1号的播期、基本苗、施氮量和水分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栽培因素组合对常规晚稻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水稻全生育期影响显著,而基本苗、施氮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试验水平范围内,随着播期的推迟,其生育期逐渐缩短,施氮量、水分和基本苗对生育期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播期和施氮量对参试水稻的产量影响显著,基本苗和水分的影响则较小。长农粳1号在A_2(播期5月16日)B_2(每公顷基本苗60.0万株)C_3施氮量360 kg/hm~2]D_1(水层0 cm)最佳组合下产量最高。

关 键 词:常规晚稻  播期  施氮量  水分  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