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CMIP5的中国区域气溶胶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作者姓名:赵洪飞  杨怡  董嘉琪  李玉珍  李龙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2017YFA0603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本地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U1403382)资助
摘    要:基于第5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提供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和气溶胶单因子历史试验降水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分解(EOF)方法,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分析了自工业革命以来中国AOD的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影响。1860-2000年,中国区域的AOD整体呈显著增加的趋势(P<0.001),AOD的增加趋势以胡焕庸线为界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在1945年以后AOD的增加趋势〔0.3807·(100a)^-1〕显著大于1945年以前的趋势〔0.0290·(100a)^-1〕。在气溶胶单因子驱动试验中,中国有89.1%区域的降水呈显著减少的趋势(P<0.001),其中东南部、四川盆地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是降水减少最明显的区域,西北地区降水减少趋势较弱,并在1962年以后降水的减少趋势〔118.04mm·(100a)^-1〕显著大于1962年以前的趋势〔26.67mm·(100a)^-1〕。气溶胶主要通过抑制弱降水显著降低了降水事件发生的频率与降水强度,降低速率分别为3.160d·(100a)^-1、0.1624mm·d^-1·(100a)^-1。研究工业革命以来气溶胶对降水的气候效应,为更好的应对区域气候变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CMIP5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降水变化  经验正交分解(EOF)  中国
收稿时间:2018-10-12
修稿时间:2019-03-01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区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