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两种方法建立辽宁大豆产量丰歉预报模型对比
作者姓名:王贺然  张慧  王莹  李晶  米娜  王若男  李琳琳  董巍  张琪  苏航
作者单位: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 110166;2.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沈阳 110166;3.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锦州 121001;4.辽宁省气象装备保障中心,沈阳 110166;5.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辽宁分院,沈阳 110166;6.沈阳中心气象台,沈阳 110166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201721000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16SYIAEZD1);辽宁省气象局博士启动金项目(D201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505120)
摘    要:利用辽宁省56个气象站1992?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和5个代表农业气象站的大豆发育期资料,计算不同生育期关键气象因子和气候适宜度指数,分别建立基于关键气象因子和气候适宜度的辽宁省大豆逐候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在6月16日、7月21日、7月26日、8月1日、8月26日和9月16日可以进行产量预报(P<0.05),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模型在8月16日-10月1日每候可进行1次产量预报(P<0.05);两种预报模型的平均回代检验准确率均高于83.0%;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模型回代检验准确率和预报检验准确率的变幅较小,稳定性更高;应用两种预报模型,辽宁省大豆产量趋势预报业务得分>0的年份约占60%。说明利用两种模型对辽宁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均能满足业务服务需求;进行趋势预报时,可以优先考虑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而在未出现重大气象灾害的正常年份,可以赋予基于气候适宜度的预报模型更多权重,以减少预报时次。

关 键 词:大豆  关键气象因子  气候适宜度  产量预报  辽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气象》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