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引用本文:令凡,焦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6):237-241.
作者姓名:令凡  焦健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2DFR30830);甘肃省农牧厅农业科技创新项目(GNCX-2012-47)
摘    要:通过对青藏高原边缘祁连山东段天祝金强河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土流失状况的定点观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水土流失特征,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降雨量分布不均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径流量、泥沙量随降雨量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径流量大小依次为:坡耕地(4199.96 mL)>退耕自然恢复地(3614.28 mL)>天然草地(1190.3 mL);泥沙流失量由大到小为:坡耕地(0.329 t/hm2)>退耕自然恢复地(0.256 t/hm2)>天然草地(0.087 t/hm2)。坡耕地和退耕自然恢复地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天然草地在自然环境综合因素下进行更新,有利于防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量比坡耕地和退耕自然恢复地小,水土保持效果较好。

关 键 词:高寒地区  土地利用方式  径流量  泥沙流失量
收稿时间:2014/6/20 0:00:00
修稿时间:2014/6/20 0:00:00

Effects of Different Land Use on Soil and Water Erosion in Alpine Areas
Abstract:
Keywords:Alpine areas  Land use patterns  Runoff volume  Sediment los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