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猪种提高美国猪肉生产效率的潜力(上)
引用本文:D.G.McLaren,唐臻钦,叶江群.中国猪种提高美国猪肉生产效率的潜力(上)[J].中国畜牧兽医,1991(2).
作者姓名:D.G.McLaren  唐臻钦  叶江群
摘    要:引进国外遗传资源是本国畜群遗传改良的有力手段,并已在现代猪种的改良中发挥了作用。中国猪种虽然存在体成分和生长经济性方面的问题,但可望用于提高美国猪的产仔数。中×美猪杂种小母猪约5月龄时配种,窝断奶仔猪数为11~13只(西方猪杂种8月龄配种,窝断奶仔猪数8只)。然而1/4中国猪的脂肪可能过多,母猪产仔力的提高不能弥补后代胴体品质较差所带来的损失。由于对猪的饲料转化率和瘦肉量的选择是有效的,中国猪纯种及其与美国猪的杂种,在这些性状上将可以达到满意的水平。使用营养重分配剂处理中国血统杂种可以部分弥补中国猪种的不足。中国猪超产性能是创造转基因动物的有价值的遗传资源。美国1989年7月26日引进的太湖猪和民猪将用于伊利诺斯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和美国农业部肉畜研究中心的研究计划。将用5~10年的时间研究和探索中国猪的特征和多产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