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腐败希瓦氏菌的作用机制初探
引用本文:蓝蔚青,陈雪宁,冯豪杰,谢晶.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腐败希瓦氏菌的作用机制初探[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31(6):1562-1569.
作者姓名:蓝蔚青  陈雪宁  冯豪杰  谢晶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 (2019YFD09016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7-G26);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项目(19DZ2284000)
摘    要:本文从细胞层面初步研究了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ε-PLH)对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的作用机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和微生物生长曲线来判定ε-PLH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菌效果。通过电导率、碘化丙啶(PI)摄入量、碱性磷酸酶(AKPase)、乳酸脱氢酶(LDHase)和腺苷三磷酸酶(ATPase)活性分析,结合扫描电镜(SEM)来判定菌体细胞结构的通透性和完整性,以此来综合评价ε-PLH对腐败希瓦氏菌的作用效果。结果得出,ε-PLH对腐败希瓦氏菌的MIC与MBC分别为1.0 mg/mL与2.0 mg/mL。菌体经ε-PLH处理后,其正常生长受到抑制,胞外AKPase与LDHase活性明显提高,细胞膜中的ATPase活性下降,PI摄入量和电导率值与ε-PLH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由SEM得出,腐败希瓦氏菌经ε-PLH处理后,菌体出现凹陷、孔洞等现象,外观已发生改变。得出腐败希瓦氏菌经ε-PLH处理后,菌体细胞结构受损严重,内容物渗漏,菌体严重变形,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研究ε-PLH对腐败希瓦氏菌的作用机制,可为ε-PLH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 键 词:ε-聚赖氨酸盐酸盐  腐败希瓦氏菌  作用机制
收稿时间:2021/10/11 0:00:00
修稿时间:2021/11/14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