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秸秆还田条件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姓名:王旭东  庄俊杰  刘冰洋  李帅帅  赵鑫  刘洋  张海林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耕作栽培研究所, 沈阳 110161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3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910019003)
摘    要:为明确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碳库管理策略,收集整理1992—2018年已发表的文献数据,以Meta-analysis方法定量分析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并系统解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整体上,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但不同区域土壤有机碳增加幅度有一定的差异。华东地区土壤有机碳增幅最高,显著增加14.6%,华中地区增幅最低,为7.7%(P0.05);华东、西北和西南地区高于全国12.1%的平均水平(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而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对秸秆还田的响应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秸秆还田对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增加效应达11.2%,而对40cm土层(最深达100cm)的增加效应仅为3.9%(P0.05)。此外,试验区域的年均气温、施氮量、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还田年限等均对秸秆还田下有机碳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表明,较长的还田年限(6~10年)、适当的耕作措施(免耕结合旋耕翻耕等)和适当的氮肥施用量(120~240kg/hm2)等条件均能有效提升秸秆还田的固碳潜力。

关 键 词:气候变化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Meta分析  碳库管理
收稿时间:2019-10-2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