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蚀区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分类体系及其应用
作者姓名:许文盛  童晓霞  李亚龙  程冬兵  张平仓
作者单位: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武汉430010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坡面径流中水沙影响重金属离子输移的规律研究"(51209014);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工程开挖面与堆积体水土流失测算技术研究"(201201048);长江科学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坡面径流中水沙影响溶解性物质侵蚀的规律研究"(CKSF2013012/TB)和"坡面水土流失过程及调控情景模拟研究"(CKSF2012044/TB)
摘    要:开挖面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对其进行分类,是构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指导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水土流失监督执法的基础.以我国东部水蚀区为背景,通过对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土石山区及南方红壤区内多个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开挖面的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水蚀区开挖面特征及水土流失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挖面分类体系.体系划分为3个层次:第1层次按照开挖面质地与物质组成,把开挖面分为均质面和非均质面;第2层次根据开挖面上方有无来水,把开挖面分为无汇水影响开挖面和有汇水影响开挖面;第3层次按照开挖面形成的时间,把开挖面分为非稳定面和稳定面.该分类体系,不仅打破了现行工程边坡分类中区域性和行业性的界限,而且为开挖面土壤流失量测算模型和方法构建奠定了基础.最后,对分类体系在土壤流失测算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开挖面  分类体系  生产建设项目  水蚀区  土壤流失量测算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