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池塘无公害养鳖的病害防治技术探讨
引用本文:张邦杰.池塘无公害养鳖的病害防治技术探讨[J].水产科技,2004(6):19-23.
作者姓名:张邦杰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海洋与渔业局,东莞,523008
摘    要:列述了珠三角池塘养鳖产区主要疾病的病原体、流行、发病率、死亡率等现状。指出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幼鳖的主要疾病.红底板症、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是幼、成、亲鳖的主要疾病;出血性败血症、白底板症迄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对池塘无公害养鳖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1、调空好养鳖池的水环境生态,稳定水质、水色和透明度,减少养殖鳖的环境应激和免疫力下降,引致疾病的发生。2、按国家、农业部、广东省规定的无公害养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监控投入养鳖池的种苗、饲料和药物以及相应投入方法,防止外界病原的进入及饲料、渔药使用不当引致的病变和终产品质量。3、详述了养鳖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鱼鳖混养、种养漂浮性维管束植物大藻,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等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控制养殖容量,减少胁迫反应,提出稚幼、成鳖的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使用多种免疫激活剂和促长剂,统称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鳖的抗应激能力.在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科学使用渔用药物,以中草药治疗为主,化学药物相结合,通过药敏试验等,对症、准确定量用药,积极治疗。只有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使养殖鳖最终达到无公害的产品要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关 键 词:养鳖  无公害  池塘  鳖池  病害防治技术  出血性败血症  养殖  珠三角  行业  国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