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饼粕生物炭制备过程中多环芳烃的生成、分配及毒性特征 |
| |
作者姓名: | 罗飞 宋静 陈梦舫 |
| |
作者单位: | 1.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1;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2.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214);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KFJ-EW-STS-091) |
| |
摘 要: | 以油菜饼粕为原料,在300、500、700℃下进行缺氧慢速热解,研究生物炭和生物油中PAHs(多环芳烃)的生成、分配及毒性特征。结果表明:PAHs的生成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少,在300~700℃下热解后分配于生物炭和生物油中的PAHs含量分别为42.7~1 460.8μg·kg~(-1)和5 799.9~53 151.0μg·kg~(-1)。生成的PAHs以低环(2环、3环、4环)为主,其在生物炭和生物油中所占比例分别为97.4%~98.8%和97.8%~99.0%。97%以上的PAHs分配于生物油相,生物炭中PAHs的残留量较低。5环PAHs是生物炭和生物油中苯并[a]芘毒性当量浓度(TEQ_(BaP))的主要贡献者。较高温度条件下热解有利于降低PAHs的生成量及其潜在的致癌风险,可作为制备油菜饼粕生物炭的推荐工艺条件。
|
关 键 词: | 生物炭 生物油 多环芳烃 毒性当量 环境安全 |
收稿时间: | 2016-04-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